• 黄龙戏

    黄龙戏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渊源黄龙戏诞生于1959年,她是以东北皮影 戏音乐为基调。并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剧种。1958年12月,农安县文化主管部门根据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创地方新剧种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建本地戏曲剧种,195......

  • 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

    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技艺历史据招远境内古坑洞发现的灼烧残迹及木炭、铁凿、锤、泥碗、黑陶碗等先人采金遗物考证,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招远人就采用原始的燔火爆石法采炼黄金。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的记载最早见于宋史,宋代朱彧《萍洲可谈》卷2记载:“两州冶金,沿溪取......

  • 麦秆剪贴

    麦秆剪贴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源流源于明代中叶,当时的传统工艺从麦秆团扇蕊剪贴脱胎而来,到清代发展成独立的特色工艺。据传是由艺人倪仁吉首创,后曾一度绝迹,至清代同治年间民间艺人金翠娥挖掘制作,得以流传。每逢春麦收获季节,民间艺人选麦秆中光洁者,经漂白、染色压成......

  • 鲁锦织造技艺

    鲁锦织造技艺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渊源鲁锦诞生在鲁西南一带,当地民间俗称“老土布”、“老粗布”,也称其为“花格子布”。因色彩绚丽,美丽如锦,后被定名为“鲁锦”。在春秋时期,鲁锦工艺就已经相当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鲁西南地区广植桑麻,桑麻纺织得到进一步发展。 至元代......

  • 鬼谷子传说

    鬼谷子传说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主要内容“鬼谷子”姓王名禅,字诩,道号鬼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军事教育家,被世人誉为纵横家的鼻祖。他不仅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军事学校,还培养了张仪、苏秦、孙膑、庞涓、毛遂等一批叱咤风云的军事家、纵横家,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

  • 高杆船技

    高杆船技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渊源高杆船杂技起源于明末清初, 以清代后期和时期为盛。 表演时间为每年清明节前后三日的蚕花水会,在桐乡清河村双庙渚、南松村富墩桥和含山等附近水面上表演。 高杆船由2只农用木船并排绑扎,船面铺满木板; “杆”是一支较长的带梢毛竹,以......

  • 马球塔吉克族马球

    马球塔吉克族马球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简介马球,史称“击鞠”、“击球”等,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蒙古族民间马上游戏和运动项目,流行于内蒙古等地。相传唐初由波斯(今)传入,称“波罗球”,后传入蒙古,相沿至今。球状小如拳,以草原、旷野为场地。游戏者乘马分两队,手......

  •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溯源苏州的香山位于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太湖之滨,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香山帮是一个历史悠久,传承2500多年建筑流派,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等举......

  • 风火流星

    风火流星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艺术起源风火流星源于何时何地已无从考证。有人说,它源于传统民间杂技的水流星;有人说,它源于武术中的流星锤。而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东街村,人们说起“风火流星”,必先从一人一地说起。这人,就是现在有据可查的“风火流星”的创始人韩荣华;这地......

  • 长子鼓书

    长子鼓书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渊源长子素称“曲艺之乡”,不仅曲种繁多,而且源远流长。曲种有:长子鼓书、长子道情、长子钢板书、长子莲花落、长子扇鼓、长子鼓儿词等。可以说,上党地方曲种近1/3出于长子县境内。 宋、元年间,山西长子县已有这种传统民间说唱艺术,先是评......

  • 锡伯族刺绣

    锡伯族刺绣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源流无处不在刺绣是锡伯族人民普及广泛的传统手工技术,锡伯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将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美好事物,用灵巧的双手绣到自己的作品里。 刺绣的图案有人物、山河、树木、花卉、飞禽走兽等。其中,蝴蝶和菊花已成为锡伯族的吉祥物,象征着......

  • 错金银

    错金银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概况战国两汉时期,金银错青铜器大量出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广泛流行,考古发现战国汉代的金银错青铜器以千百计。但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中国的青铜时代来说,它只不过是一抹绚丽的晚霞。 金银错是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也......

  •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技艺特色湟中银铜器可分为银器和铜器加工制品。皆具有藏文化的艺术特色。银器制品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复杂,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独特,湟中银器工艺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源流嘉绒藏族织绣技艺传承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纺织技艺传承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据《丹巴县中路罕额依遗址发掘简报》载,在这个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发掘出土的第一期文物中,有骨质的“纺轮”。经碳十四测定,该遗址的第一期年代在B.P5......

  • 蓝夹缬技艺

    蓝夹缬技艺

    中国非遗文化 2024-12-20

    历史夹缬起于秦汉,盛于唐宋。据史料《二仪宝录》记载,称夹缬“秦汉间有之,不知为何人造”。《唐语林》《事物记原》《潘氏纪文谭》等文献记载,柳婕妤之妹“使工镂版为杂花之象而为夹缬”。诗人白居易也曾吟咏“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清异录》......